新型标记物对免疫测定技术发展的影响
 
    高灵敏高特异的免疫测定技术均是以标记物示踪作为基础的,所谓的同位素、荧光素和酶标免疫测定即是经典的三大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多年来,研究人员围绕这三大标记技术发展了各种各样的免疫测定方法,如RIA,ELISA,EMIT,免疫化学发光以及荧光免疫测定等。近年来,作为免疫测定发展方向的非核素标记测定技术倍受关注,其进展主要表现在元素和核酸标记免疫测定方法的出现。
 
    元素标记免疫测定技术较早出现的是以镧系元素作为标记物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time-resolvedfluoroimmunoassay,TRFIA)。TRFIA除了有测定范围宽,试剂稳定,测定快速,高灵敏和高特异性的特点外,其还可进行双标记(使用两种镧系元素如Eu3’,Tba+和Sma+等)而进行两种指标的同时测定,因为镧系元素作标记物,很容易从荧光波长分辨和荧光寿命分辨来区别。另一种元素标记免疫测定方法是Roehe-BoehringerMannheim开发的以钌作标记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lectrochemiluminescenee immunoassay,ECLIA)技术,商品名称为Elecsys~免疫分析系统。此测定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标记分子钌可在电场作用下被反复激发,从而发光信号得到放大,测定灵敏度较通常的化学发光测定方法要高得多。元素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均需特定的仪器设备,如用于上述TRFIA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和用于ECLIA的Elecsys2010电化学发光测定仪。
 
    以核酸作为标记指示物设计免疫测定方法是以DNA的扩增或转录翻译为基础的。DNA与同位素、酶、荧光素或元素不同,本身并无指示特性,但其可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在数小时扩增数百万倍,这种信号放大远非核素、酶、荧光素或元素等通常的标记物所能及,因而其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而转录翻译则是将编码酶如荧火虫荧光酶和6—半乳糖苷酶。肽的DNA片段标记抗体,抗原抗体固相反应后再对DNA进行细胞外翻译转录成相应的酶进行测定。由于一个DNA分子经转录可得多个mRNA分子,同时一个RNA分子经翻译又可生成数个蛋白分子,因此,也具有很高的测定敏感性。
 
    自从
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发展以来,发现和应用新的标记物一直是免疫测定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从同位素、酶、荧光素、胶体金到元素和DNA,开发和应用新的标记物,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提高免疫测定的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或简便性。比较来看,元素标记免疫测定技术较为成熟,且已自动化,仪器及配套试剂均已有商品供应。DNA标记免疫测定尚处于科研阶段,由于基因扩增或转录翻译相对操作复杂,因而目前还没有商品试剂盒供应。但DNA标记免疫测定在信号检测上无需特殊的仪器设备,且在测定的敏感性上是其他任何已有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所不可比的,随着基因扩增技术的发展及其标准化,DNA标记免疫测定技术的临床应用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