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测定技术(ELISA)的放大系统
 
    酶免疫测定自20世纪70年代初创立以来,由于其具有特异、灵敏、简便、快速的特点,现已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及临床疾病的诊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对于放射免疫测定(RIA)技术来说,EIA还有试剂半衰期长,对环境污染小,试验废物易于处理等优点,但测定敏感性一般较RIA低,于是,为提高EIA的测定敏感性,出现了众多的EIA测定放大系统,使EIA的测定敏感性赶上甚或超过了RIA。
 
建立正IA测定放大系统的一般原则
 
    EIA本身是以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酶(AP)等]作标记物的,因此,EIA的测定放大始终是围绕着标记酶来作文章的,不外乎三种可能的方式:①增加标记酶的量;②非显色底物的应用;③附加一个受标记酶催化的反应系统。
 
    一、增加标记酶的量
    通过生物素/亲合素—酶或酶/抗酶复合物的间接方法,可以增加ELISA测定中最后所测定的标记酶的量。这种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标记酶的聚集增加了EIA的测定敏感性,但同时有增加非特异的背景显色的可能。
 
    二、非显色底物的应用
    从酶的反应底物着手,使用具有高测定敏感性的非显色底物如荧光素或发光物,从而提高EIA的测定敏感性,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需额外的步骤及试剂制备,缺点是需要特殊的测定仪器。
 
    三、附加一个受标记酶催化的反应系统
原始标记酶催化附加一个反应系统,如酶底物反应循环或酶级联反应,从而达到反应放大的目的。这种由数个催化反应的耦联而构建的放大系统,是酶放大的根本之所在,敏感性的提高来源于真正的信号放大,而不是简单地将一个分子转变为更多的易于测定的分子。一个适用的酶放大系统的选择除了要考虑生化因素外,最为重要的是酶及其底物的稳定性,并要易于获得,因其对试验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有较大的影响。
【技术支持】ELISA测定的常用模式--间接法测抗体 【技术支持】酶联免疫测定的基本原理、应用、方法和类型
【技术支持】ELISA测定的常用模式--竞争法测抗体 【技术支持】酶联免疫测定技术(ELISA)的放大系统
【技术支持】ELISA测定的常用模式--竞争法测抗原 【技术支持】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的多酶级联放大系统
【技术支持】ELISA测定的常用模式--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 【技术支持】酶联免疫技术与酶标仪的发展
【技术支持】ELISA测定的常用模式--双抗原夹心法测抗体 【技术支持】酶联免疫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技术支持】ELISA的改进新方法斑点ELISA(dot-ELISA) 【技术支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结果判定
【技术支持】ELISA的改进新方法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BA) 【技术支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之显色与比色
【技术支持】ELISA-固相上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免疫化学 【技术支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操作中标本的收集
【技术支持】ELISA检测补体C5裂解产物(C3a) 【技术支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ELISA的优点及局限性
【技术支持】ELISA检测补体活化最终形成补体终末复合物 【技术支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实验(ELISA)的概述
【技术支持】ELISA实验结果判定常用的几种方法 【技术支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的临床质量评价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