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的暴露主要采用酶消化或用表面活性剂方法
 
    抗原的暴露主要采用酶消化或用表面活性剂的方法,酶的种类很多,其最佳pH值、离子浓度等对抗原的暴露均可产生不同的影响。另外,何种抗原的检测需何种酶也有一定特异性。
 
    目前最常用的酶有胰蛋白酶、蛋白酶K、胃蛋白酶、链霉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及尿素酶等,另外还有西瓜蛋白酶、苹果蛋白酶和香蕉蛋白酶。其中胰蛋白酶、蛋白酶K和无花果蛋白酶消化最强烈,其次是菠萝蛋白酶、胃蛋白酶及链霉蛋白酶。各种消化酶的具体配制和使用情况如下。
 
    (一)消化酶的配制
 
    1.胰蛋白酶
    胰蛋白酶较常用,也较易控制,主要用于细胞内抗原的检测。使用的工作浓度一般为0.05%,-0。1%。
    配制方法:称取0.05g或0.1g胰蛋白酶和0.05g或0.1g无水氯化钙,加入到100ml蒸馏水中,待溶解后用0.1mol/LNaOH调pH值至7.6。
    消化条件:37~C,10~40min,对某些陈旧的组织可适当延长消化时间。
    注意事项:该酶的最佳pH为7.6左右,在37~C、钙离子激活的条件下活性最佳,必须新鲜配制。
 
    2.蛋白酶K
    该酶不仅可用于IHC的抗原暴露,而且常用于TUNEL末端检测和原位杂交(1SH)
前的蛋白和DNA的分离。该酶的一般工作浓度是20//g/ml。
    配制方法:TE缓冲液(0.1mol/LTris—HCl,0.05mol/L EDTA,pH8.0),1ml:
100t~g/ml蛋白酶K,20ra。
    消化条件:37~C,消化20min左右。
    注意事项:蛋白酶K(proteinaseK)是一种枯草蛋白酶类的高活性蛋白酶,从林伯白色念珠菌(Trititrachiumalbumlimber)类霉菌中纯化得到。该酶有2个Caz+结合位点,它
们离酶的活性中心有一定距离,与催化机理并无直接关系。然而,如果从该酶中除去Ca2+,由于出现远程的结构变化,催化活性将丧失80%左右。因此,蛋白酶K的消化作用通常需加入EDTA。
 
    3.胃蛋白酶
    常用工作浓度为o.4%。
    配制方法:0.01mol/L HCl,100ml;胃蛋白酶(Sigma公司产品),400mg。
    消化条件:37*0,30~180min。
    主要用于细胞间质抗原的显示,另外还可以用于ISH前的消化。配制该酶还可以用0.1%柠檬酸。
 
    4.链霉蛋白酶
    链霉蛋白酶是从链球菌(streptomycesgriseas)中分离获得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的混合物。贮存液浓度20mg/m1,一20~C保存。最佳反应缓冲液为0.01mol/LTris—HCl(pH7.8),0.01mol/LEDTA和0.5%SDS。常用工作浓度lmg/m1,工作温度37℃。
 
    5.无花果蛋白酶
    其工作浓度基本和胰蛋白酶类似,溶在PBS(pH7.4)中即可用于消化,消化条件为37~C,30~60min。
 
    (二)消化酶的选择
    在选择用何种酶消化时,应针对要显示的抗原成分不同而选用不同的酶。一般胃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消化主要用于细胞间质抗原的检测,例如纤连蛋白(fibronectin)、层黏连蛋白(1aminin,LN)和各型胶原的显示;其余酶消化均可用于细胞内抗原的检测。在配制蛋白酶时,应考虑到酶的最佳pH。例如胰蛋白酶的最佳pH为7.6,要在钙离子的激活下于37℃才能达到最佳效率;而胃蛋白酶则在酸性pH值下才能达到最佳效率。另外,经酶消化后的切片应充分洗涤,以去除残留的消化酶,否则会对抗体或组织进行缓慢消化,影响抗原抗体的结合,破坏组织结构。阳性和阴性对照片应同时消化,避免人为差异。
【技术支持】抗原的暴露主要采用酶消化或用表面活性剂 【技术支持】盐析法分离与纯化蛋白质
【技术支持】抗原修复存在的问题和克服的方法 【技术支持】盐析法分离与纯化蛋白质注意的几个问题
【技术支持】抗原修复的质量控制 【技术支持】液氮罐的构造及性能特点
【技术支持】抗原修复和酶消化结合使用 【技术支持】液氮罐的使用与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