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生命科学产品目录
辣根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PAP法)
 
    酶桥法虽克服了酶标记抗体法的某些缺点,有效地保护了抗体及酶的活性,但抗酶抗体必须高度纯化,否则将降低其敏感性。这是因为:①在抗酶抗体血清中含有高亲和力和低亲和力两种抗酶抗体,而桥抗体对两者都具有同样的亲和力。虽然这种亲和力主要决定于桥抗体,但低亲和力抗酶抗体对酶的结合力较弱,在染色过程中,会使大部分酶丢失,从而降低了方法的敏感性;②抗酶抗体血清中的非特异性抗体虽不能与酶结合,但能与第二抗体(桥抗体)结合,与抗酶抗体竞争桥抗体分子上的结合位点,从而减少了抗酶抗体的结合,也影响到方法的敏感性。为此,Sternkerger等(1970)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建立了辣根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peroxidase antiperoxidase complex method,简称PAP法)。
    (一)PAP复合物的特点
    PAP复合物的特点与该法试剂制备方法有关。首先用HRP去免疫动物,使其产生高效
价、高特异性的抗HRP抗体,然后用HRP与之结合,因是离体制备的HRP抗HRP复合物,它的形成不同于其他抗原—抗体反应。在抗原稍过量时,所有的抗HRP抗体均参与形成可溶性PAP复合物,仅残留少许游离的HRP。而大多数抗原—抗体反应需要抗原绝对过量才能形成可溶性复合物。PAP复合物的形状相当稳定,不受抗原量的影响,无论最初加入的抗原、抗体过量与否,最终形成的PAP复合物其HRP/抗HRP之比绝大多数为3;2,应用离心沉降、液相扩散及电镜观察等方法,显示PAP复合物呈五角环状结构,3个角为HRP,另2个角为抗HRP抗体,分子质量为400~430kDa,此结构非常稳定。
 
 
    PAP复合物的环状结构使PAP法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抗体活性高  非标记抗体酶法最大限度地保存了抗体活性,这是因为在所有的反应过程中,任何抗体均未被酶连接,避免了标记过程中对抗体活性的损害。
    (2)灵敏度高  实验证实,一般情况下PAP法比间接酶标法敏感20倍。这是因为形成PAP复合物时,过氧化物酶(HRP)已相当稳定,经洗涤不再发生丢失。
    (3)背景染色低  PAP法中,连接抗体中即使存在非特异性抗体,因其不是抗IgG的特异性抗体,故不能与抗HRP抗体结合,即不能把PAP复合物连接在非特异性抗体上。
    当然,PAP复合物中也可能存在某些非特异性抗体,假如这部分抗体能够与桥抗体及组织成分结合,但因其不是抗HRP抗体,不能与HRP结合,无酶活性,也不会造成背景染色。
 
    (二)PAP法原理
与酶桥法相似,不同的是酶桥法分四步,而PAP法分三步。PAP法将酶桥法的步骤(3)、步骤(4)合二并为一,用PAP复合物替代,故称PAP法(图4—9)。PAP复合物中的抗HRP抗体和第一抗体必须为同一种属动物的IgG,这样桥抗体才能作为“桥”将PAP复合物连接在第一抗体上,如特异性一抗为鼠来源的,那么PAP复合物必须用鼠的。
 
 
    (三)染色步骤
    (1)4um石蜡切片58℃烤片4h,切片常规脱蜡至水。
    (2)蛋白酶消化或AR(组织抗原的暴露或抗原的修复,此步视情况而定)
    (3)0.3%H20c处理切片20min(室温),PBS洗3min×2次。
    (4)3%正常动物血清处理切片30min(室温),吸去多余血清,不洗。
    (5)适当稀释的特异性一抗孵育(4℃过夜或37℃60min),PBS洗3min×3次。
    (6)滴加桥抗体(二抗),37℃孵育40min,PBS洗3min×3次。
    (7)适当稀释的PAP复合物(要求与特异性一抗同一种属)37℃孵育40min。
    (8)PBS洗3min×3次。
    (9)0.04%DAB-0.03%H202显色8,-12min。
    (10)水洗、复染、脱水、树胶封片,结果观察。
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