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生命科学产品目录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补体法
 
    (一)直接检查组织内免疫复合物方法
    用抗补体C3等荧光抗体直接作用组织切片,与其中结合在抗原—抗体复合物上的补体反应,而形成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抗补体荧光抗体复合物,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阳性荧光的部位就是免疫复合物上补体存在处,此法常用于肾穿刺组织活检诊断等,原理见图。
 
 
    (二)间接检查组织内抗原方法
    常将新鲜补体与第一抗体混合后,同时加在抗原标本切片上,经37~C孵育后,如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补体就结合在此复合物上,再用抗补体免疫球蛋白的荧光标记抗体与结合的补体反应,形成抗原—抗体—补体—荧光抗体的复合物,此法优点是只需一种荧光抗体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种属来源的第一抗体的检查。
 
    [材料和试剂]
    ①免疫血清60~C灭活20rain,用Kolmers盐水作倍比稀释成1:2、1:4、1:8…。补体用1:10稀释的新鲜豚鼠血清,抗补体荧光抗体等按下述的补体法染色。免疫血清补体结合的效价如为1;32,则免疫血清应用1:8稀释。
    ②补体用新鲜豚鼠血清一般作1:10稀释或按补体结合反应试管法所测定的结果,按2单位的比例,用Kolmers盐水稀释备用。Kolmers盐水即在pH7.4的0,lmol/L PBS中含有0.01%MgS04。
    ③抗补体荧光抗体:在免疫血清效价为1;4、补体为2单位的条件下,用补体染色法测定免疫豚鼠球蛋白荧光抗体的染色效价,然后按染色效价1;4的浓度用Kolmers盐水稀释备用。
 
    [方法步骤]
    ①涂片或冰冻切片固定和PBS洗1次,3min,吹风至组织表面无水分。
    ②吸取经适当稀释的免疫血清及补体的等量混合液(此时免疫血清及补体又都各稀释一倍)滴于切片上,37~C作用30min,置于保持一定温度的染色盒内。
    ③用缓冲盐水洗2次,搅拌或振动,每次5min,吸干标本周围液体
    ④滴加经过适当稀释的抗补体荧光抗体,37℃,30min,水洗同③。
    ⑤蒸馏水洗lmin,缓冲甘油封固。
    [对照染色]  按间接方法对照进行。
    ①抗原对照:阳性对照应为“+++”阳性。
    ②抗血清对照:用正常兔血清代替免疫血清,结果应为阴性。
    ③灭活补体对照:将补体经56~C处理30min后,按补体同样比例稀释,与免疫血清等混合后,进行补体法染色,结果阴性。
 
    本法所用荧光抗体不受免疫血清的动物种属的限制,因而一种荧光抗体可作更广泛的应用,敏感性亦较间接法高,效价低的免疫血清亦可应用,节省免疫血清,尤其是对检查形态小的如立克次体、病毒颗粒等或浓度较低的抗原物质更为理想。
【技术支持】PCR仪常见故障的排除 【技术支持】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补体法
【技术支持】PCR仪的维护与保养 【技术支持】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间接法
【技术支持】PCR仪的组成与结构 【技术支持】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直接法
【技术支持】PCR在法医物证学上的应用 【技术支持】免疫组化的操作规程
【技术支持】PCR在器官移植上的应用 【技术支持】免疫组化的常见问题处理
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