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的稀释度包括特异性抗体,中间抗体及标记抗体。任何一种免疫组化方法要想得到令人满意的染色效果,必须将抗体进行最佳稀释。一般来说,抗体的稀释度取决于下列因素。
 
    (一)抗体的浓度(亦称滴度)
    每毫升溶液内所含抗体分子越多,滴度就越高,该抗体可高度稀释,尤其是特异性一抗的稀释度。一般商品化抗体只知道每毫升含多少抗体蛋白量,不知道所含抗体分子。自己制备抗体可通过琼脂糖双扩散或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商品化抗体一般告知大约的稀释度,例如用PAP法可1:100~1:200稀释。但往往购买到一种新抗体后,需要利用组织切片进行最佳稀释度的测定。
 
    (二)稀释度的测定方法
    在测定抗体最佳稀释度时,可将阳性强度与背景染色以“+”形式来表达,“+ + + +”为极强阳性,“+ + +”为强阳性,“+ +”为弱强阳性,“+”为弱阳性,“一”为阴性。
 
    1.直接测定法
    按表2—4稀释抗体,4℃过夜,观察分析结果。从表2—4的结果中可知,400为最佳稀释度,因其特异性染色强,且背景低。
    表2-4  抗体稀释度的直接测定法
一抗稀释度   特异性染色强度   非特异性   一抗稀释度   特异性染色强度   非特异性
  l: 50        + + + +          + +         l:400       + + +            (一)    
  1:100        + + + +          + +         1:500        + +             (一) 
  1:200        + + + +           +         阴性对照       (一)            (一)    
  1:300         + + +                    
 
    2.棋盘稀释测定法
    按表2—5稀释、测定,从表中显示的结果可知,一抗1:100、二抗1:200为最佳稀释度。
    表2-5  抗体稀释度的棋盘稀释测定法
    第二抗体                    一抗稀释度                                              
                1  :  50     l:100      1:200        1:400
    1:100      + + + +(+ +)     + + + +(+ +)    + + +(一)     +(一)
    1:200      + + + +(土)      +++(一)         + +(一)     +(一) 
    1:400      + +(一)            +(一)           (一)      (一)  
    注:括号内为背景染色
 
    (三)抗体的配制
    抗体的配制及使用是开展免疫组织化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检测的结果既要可靠,又要能重复,这就要求实验人员在配制抗体过程中要注意其精确度。目前,随着抗体稀释液的稳定性提高,一次稀释抗体可用一年。当然,还可以购买到商品化即用型一抗,使用非常方便。
 
    (四)抗体稀释液的种类
    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抗体稀释液。如稀释当天用完的一抗,用0.05m01/L(pH7.6)TBS即可。如需长期保存,可用如下稀释液:取0.1g明胶(或绿色明胶)溶在100ml0.05m01/L(pH7.6)TBS缓冲液中,边搅拌边加热至60℃,待完全溶解后,冷却至室温,加入1g牛血清白蛋白,最后加入200mg aN3,分装保存在一40℃中备用。另外,抗体原液应分装后一40℃保存,可保存5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