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PAP法(double bridge PAP method)
 
    Vaeca等(1975)建立了双PAP法(double bridge PAP method),其基本原理是在PAP法的基础上重复第二
抗体和PAP复合物,重复的连接抗体和PAP复合物可能有以下两种连接方式。
 
 
    第一种(A)重复连接抗体可与一个PAP中的抗HRP抗体上未饱和的Fc段结合,再与后加的PAP复合物相结合;第二种(B)重复连接抗体与特异性一抗分子上未饱和的Fc段相结合,第一抗体上结合了更多的桥抗体和PAP复合物。正是这两种连接方式,对抗原有了进一步放大作用,因而提高了PAP法的敏感性。但该方法也存在以下缺点:步骤多、费时、非特异性背景加重,因洗涤多而使脱片率提高。其染色步骤是在单PAP法步骤(1)一(8)的基础上重复(6)~(8)步,然后继续以下操作。
    (9)常规BAB—H202显色;
    (10)水洗、复染、脱水、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