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脂免疫扩散试验
 
   (一)材料与试剂
    1.琼脂粉
    2.平皿
    3.打孔器
    4.生理盐水或其他缓冲液,可加1/万的硫柳汞或叠氮钠防腐。
   (二)操作方法
    1.称取一定量的琼脂粉,按1%左右(0.8%~1.5%)的比例加入生理盐水或缓冲液,水浴煮沸融化20min。
    2.将融化的琼脂倒入平皿内,使厚度2mm~3mm。自然冷却。
    3.根据要求(孔径即孔的直径,孔距即两孔圆心之间的距离,包括两孔的半径)按模板打孔。也可直接用组合打孔器打孔。现在一般多打成梅花形孔图。
    4.挑出孔内琼脂,注意不要挑破孔缘。
    5.在火焰上缓缓加热,使孔底边缘的琼脂少许熔化,以封底,以免加样后液体从孔底渗漏。
    6.以毛细滴管吸取样品加入孔内,注意不要产生气泡,以加满为度。加少了,影响反应程度,加多了,易溢出,也影响反应结果。
    7.加毕后,盖上平皿盖,将平皿翻过来,置湿盘中,37℃自由扩散24h~48h。
   (三)结果判定
    1.用以检测抗原或比较抗原差异时,将抗血清置中心孔,将待测抗原或需比较的抗原置于周围相邻孔。若出现沉淀带完全融合,证明为同种抗原;若二者有部分相连,表明二者有共同抗原决定簇;若二条沉淀线相互交叉,说明二者抗原完全不同。
    2.用做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时,将标准抗原置中心孔,周围1、3、5孔加标准阳性血清,2、4、6孔分别加待检血清。待检孔与阳性孔出现的沉淀带完全融合者判为阳性。待检血清无沉淀带或所出现的沉淀带与阳性对照的沉淀带完全交叉者判为阴性。待检孔虽未出现沉淀带,但两阳性孔的沉淀带在接近待检孔时,两端均内向有所弯曲者判弱阳性。若仅一端有所弯曲,另一端仍为直线者,判为可疑,需重检。重检时,可加大检样的量。
检样孔无沉淀带,但两侧阳性孔的沉淀带在接近检样孔时变得模糊、消失,可能为待检血清中抗体浓度过大,致使沉淀带溶解,可将样品稀释后重检。
    3.用以检测的抗血清的效价时,将抗原置中心孔,抗血清倍比稀释后置周围孔,以出现沉淀带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为该抗血清的琼扩效价。
   (四)注意事项
    1.不规则的沉淀线可能是加样过满溢出、孔型不规则、边缘开裂、孔底渗漏、孵育时没放水平、扩散时琼脂变干燥、温度过高蛋白质变性或未加防腐剂导致细菌污染等所致。
2.抗原抗体的比例与沉淀带的位置、清晰度有关。如抗原过多,沉淀带向抗体孔偏移和增厚,反之亦然。可用不同稀释度的反应液试验后调节。
【技术支持】酶标记抗体法标记抗体的制备 【技术支持】用于酶联免疫测定(ELISA)中的固相支持物
【技术支持】酶标记抗体法的染色步骤 【技术支持】用于酶联免疫测定方法(ELISA)建立的抗原
【技术支持】酶标记抗体法染色的基本原理 【技术支持】有机溶剂沉淀法分离与纯化蛋白质
【技术支持】酶标记荧光信号放大技术的基本原理 【技术支持】与酶联免疫测定数据处理结果报告有关的定义
【技术支持】酶标记荧光信号放大技术在IHC中的应用 【技术支持】杂交瘤细胞的保存与复苏
【技术支持】酶标记荧光信号放大技术在ISH中的应用 【技术支持】杂交瘤细胞的选择与抗体的检测
【技术支持】酶标仪[Microplate Reader] 洗板机选购指南 【技术支持】藻红蛋白标记抗体的方法
【技术支持】酶标仪程序丢失的故障排除与维护 【技术支持】藻红蛋白作为荧光标记物具有的优点
【技术支持】酶标仪的打印故障排除与维护 【技术支持】肿瘤标志物酶联免疫测定的标准化
【技术支持】酶标仪的使用注意事项 【技术支持】免疫组化的经验总结 要点与技巧
【技术支持】免疫球蛋白IgG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 【技术支持】抗体的保存方法
【技术支持】琼脂扩散试验诊断马传染性贫血病 【技术支持】核酸的分离与纯化
【技术支持】琼脂免疫扩散试验 【技术支持】离子交换法分离与纯化蛋白质
【技术支持】环状沉淀反应 【技术支持】免疫组化DAB法 显示过氧化物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