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金标记蛋白的制备
 
    胶体金对蛋白的吸附主要取决于pH值,在接近蛋白质的等电点或偏碱的条件下,二者容易形成牢固的结合物。如果胶体金的pH值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则会聚集而失去结合能力。除此以外胶体金颗粒的大小、离子强度、蛋白质的分子量等都影响胶体金与蛋白质的结合。
 
    1.待标记蛋白溶液的制备  将待标记蛋白预先对0.005Mol/L pH7.0 NaCl溶液中4℃透析过夜,以除去多余的盐离子,然后100 000g4℃离心1h,去除聚合物。
 
    2.待标胶体金溶液的准备  以0.1Mol/L K2CO3或0.1Mol/L HCl调胶体金液的pH值。标记IgG时,调至9.0;标记McAb时,调至8.2;标记亲和层析抗体时,调至7.6;标记SPA时,调至5.9~6.2;标记ConA时,调至8.0;标记亲和素时,调至9~10。由于胶体金溶液可能损坏pH计的电板,因此,在调节pH时,采用精密pH试纸测定为宜。
 
    3.胶体金与标记蛋白用量之比的确定
    (1)根据待标记蛋白的要求,将胶体金调好pH之后,分装10管,每管1ml。
    (2)将标记蛋白(以IgG为例)以0.005Mol/L pH9.0硼酸盐缓冲液做系列稀释为5µg/ml~50µg/ml,分别取1ml,加入上列金胶溶液中,混匀。对照管只加1ml稀释液。
    (3)5min后,在上述各管中加入0.1ml 10%NaCl溶液,混匀后静置2h,观察结果。
    (4)结果观察,对照管(未加蛋白质)和加入蛋白质的量不足以稳定胶体金的各管,均呈现出由红变蓝的聚沉现象;而加入蛋白量达到或超过最低稳定量的各管仍保持红色不变。以稳定1ml胶体金溶液红色不变的最低蛋白质用量,即为该标记蛋白质的最低用量,在实际工作中,可适当增加10%~20%。
 
    4.胶体金与蛋白质(IgG)的结合  将胶体金和IgG溶液分别以0.1Mol/L K2CO3调pH至9.0,电磁搅拌IgG溶液,加入胶体金溶液,继续搅拌10min,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剂以防止抗体蛋白与胶体金聚合发生沉淀。常用稳定剂是5%胎牛血清(BSA)和1%聚乙二醇(分子量20KD)。加入的量:5%BSA使溶液终浓度为1%;1%聚乙二醇加至总溶液的1/10。
【技术支持】酶标记荧光信号放大技术的基本原理 【技术支持】与酶联免疫测定数据处理结果报告有关的定义
【技术支持】酶标记荧光信号放大技术在IHC中的应用 【技术支持】杂交瘤细胞的保存与复苏
【技术支持】酶标记荧光信号放大技术在ISH中的应用 【技术支持】杂交瘤细胞的选择与抗体的检测
【技术支持】酶标仪[Microplate Reader] 洗板机选购指南 【技术支持】藻红蛋白标记抗体的方法
【技术支持】酶标仪程序丢失的故障排除与维护 【技术支持】藻红蛋白作为荧光标记物具有的优点
【技术支持】酶标仪的打印故障排除与维护 【技术支持】肿瘤标志物酶联免疫测定的标准化
【技术支持】酶标仪的使用注意事项 【技术支持】免疫组化的经验总结 要点与技巧
【技术支持】免疫球蛋白IgG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 【技术支持】抗体的保存方法
【技术支持】琼脂扩散试验诊断马传染性贫血病 【技术支持】核酸的分离与纯化
【技术支持】琼脂免疫扩散试验 【技术支持】离子交换法分离与纯化蛋白质
【技术支持】环状沉淀反应 【技术支持】免疫组化DAB法 显示过氧化物酶
【技术支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结果判断 【技术支持】免疫球蛋白IgE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
【技术支持】胶体金蛋白结合物的质量鉴定 【技术支持】免疫球蛋白IgA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
【技术支持】胶体金标记蛋白的纯化 【技术支持】免疫球蛋白IgM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
【技术支持】胶体金标记蛋白的制备 【技术支持】IgG的简易快速提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