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SS-B(La)抗体的临床意义
 
    在临床疾病中,抗La抗体的阳性率依检测方法不同而不同。La抗体是SS的血清诊断指标,在原发性SS中阳性率10%~40%、继发性SS为5%~20%(免疫双扩散)。用ELISA或蛋白质印迹法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前者,分别为原发性SS~90%、继发性SS为50%,此外亚急性皮肤型狼疮为25%一35%。抗La抗体可作为SS的分型指标。La或者Ro抗体阳性并伴某些症状如眼睛干燥、口腔干燥及Schirmer测定阳性患者,94%为原发性SS。83%的La、Ro抗体均阳性者符合SS诊断标准,而仅Ro抗体阳性者,仅42%为SS,由此说明抗La抗体用于诊断SS时,较Ro抗体有更高的特异性。
 
    伴La抗体的SS患者出现紫癜、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及高。—球蛋白血症的频率较高,并可能出现更多严重的器官损害。抗La抗体少见于无症状的早期患者以及无充足证据诊断SS的患者。新生儿红斑狼疮(NLE)是类似于亚急性皮肤型SLE的以皮肤损害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虽然研究证实NLE与Ro抗体有高度相关性,且约90%的NLE的母亲血清中抗La抗体阳性,但是尚无充足证据说明La、Ro抗体诱导NLE,因为Ro、La抗体阳性母亲的后代仅极少数发生NLE。
 
    目前尚不清楚La抗体的效价与SS或SLE的活动性是否相关。患者一旦出现La抗体则在疾病过程中始终存在,且效价不波动,同样如抗体不出现,随访几年后仍阴性。
【生物技术】检测组蛋白(H2A—H2B)—DNA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检测抗双链DNA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组蛋白(H2A—H2B)—DNA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抗双链DNA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组蛋白(H2A—H2B)—DNA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抗双链DNA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组蛋白(H2A—H2B)—DNA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抗双链DNA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检测SA(Ro)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检测抗组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SA(Ro)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抗组蛋白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SA(Ro)抗体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抗组蛋白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SA(Ro)抗体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抗组蛋白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检测抗小核糖体核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检测SS-B(La)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抗小核糖体核蛋白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SS-B(La)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抗小核糖体核蛋白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SS-B(La)抗体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抗小核糖体核蛋白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SS-B(La)抗体自身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