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蛋白自身抗原
 
    l定义  组蛋白包括4个核心组蛋白(H2A,H2B,H3,H4)和几个连接组蛋白(H1,H5,H1)。事实上每个组蛋白均有多个异构体,例如H3.1、H2Ax·X,H1b等。不同组织细胞含有其相对特异性的组蛋白异构体。目前已克隆出几种主要组蛋白(包括异构体),然而由于真核细胞中组蛋白含量非常丰富,同时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组蛋白序列相当保守,因而较少采用重组组蛋白应用于人或动物实验研究。
 
    2.来源  组蛋白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按重量比,每个哺乳细胞核中约40%是DNA(5X10’bp DNA)、40%组蛋白、20%是包括非组蛋白、RNA在内的其他成分。
 
    3.纯化方法  通常从牛胸腺、鼠肝或鸡红细胞中提取组蛋白。在纯化过程中,由于盐浓度及pH值的改变,将破坏组蛋白的三级结构,因而应避免pH值过高或过低。通常采用盐析、Sephadex(交联葡聚糖)G-100过滤的方法纯化。纯化的组蛋白可冻干,室温、干燥保存数年。如果开放式冷藏保存,受潮后蛋白将凝集、变质。冻干后重新溶解的组蛋白4~C保存不超过1—2周,如时间过长组蛋白会凝结。采用蛋白水解等方法制备的组蛋白片段可用于抗原表位分析。目前已有几种组蛋白混合物及组蛋白单体纯品供应。
 
    4.蛋白序列及抗原表位  组蛋白(特别是H。、H4)的序列高度保守,同时各种组蛋白存在大量异构体,现已发现71个H2A、58个H2B、73个H3和63个H4,如此多的异构体是由于转录后的多种修饰(乙酰基化、磷酸化、甲基化以及少数几个氨基酸置换等)所产生。组蛋白转录后的修饰可影响染色质的结构,从而调节其功能。
 
    分析组蛋白抗原表位的方法主要有:
    ①采用微量补体固定、ELISA等方法测定天然或合成的组蛋白片段;
    ②测定抗组蛋白片段抗体与组蛋白分子的结合能力;
    ③测定组蛋白抗体识别组蛋白异构体的能力。目前已鉴定出位于Hl、H5、H2A、H2B、H3、H4上的多个线性表位,组蛋白与组蛋白、组蛋白与DNA之间还存在多个构型表位。
【生物技术】CCL-64细胞株增殖抑制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 【生物技术】MC/9细胞增殖法测定干细胞因子
【生物技术】神经生长因子(NGF)的检测 【生物技术】FACS分析检测跨膜型肿瘤坏死因子(TNF)
【生物技术】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测定 【生物技术】膜肿瘤坏死因子(TNF) 生物学活性检测
【生物技术】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测定方法 【生物技术】染料染色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生物学活性
【生物技术】间接放射免疫法检测跨膜型肿瘤坏死因子(TNF) 【生物技术】肿瘤坏死因子(TNF) 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进行中的核转录同时分析多种基因的转录活性 【生物技术】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测定
【生物技术】再生式序列复制反应直接扩增RNA靶序列 【生物技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检测
【生物技术】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检测 【生物技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的检测
【生物技术】细胞因子DNA检测测定细胞因子基因 【生物技术】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检测
【生物技术】检测组蛋白(H2A—H2B)—DNA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检测抗双链DNA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组蛋白(H2A—H2B)—DNA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抗双链DNA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组蛋白(H2A—H2B)—DNA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抗双链DNA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组蛋白(H2A—H2B)—DNA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抗双链DNA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检测SA(Ro)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检测抗组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SA(Ro)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抗组蛋白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SA(Ro)抗体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抗组蛋白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SA(Ro)抗体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抗组蛋白自身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