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坏死因子(TNF) 的检测方法
 
    肿瘤坏死因子(tunlornecrosisfactor,TNF)有α和β两种类型,后者亦称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虽然产生的细胞类型不尽相同,但能与相同的受体结合,故二者的生物学活性极其相似;此外,二者又有膜结合型与分泌型两种形式。
 
    TNF-α与β在体内、外均可对一些肿瘤细胞或细胞系起杀伤作用,而对体外培养的多种正常细胞则无细胞毒效应。根据这一特点,可利用对TNF敏感的靶细胞测定TNF活性。最常用的方法是检测TNF对小鼠成纤维细胞株L929或L-M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细胞死亡率与TNF活性成正比。并可用特异性中和抗体来区别TNF-α与TNF-β。检测细胞毒活性可用51Cr释放法或染料染色方法。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TNF,可采用RIA、ELISA、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免疫组化法。RIA及ELISA可用于待检样品的精确定量,现已有国产的TNF ELISA试剂盒出售,方法简便、敏感且特异。而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免疫组化法可用于对TNF的组织定位或观察TNF在细胞内及胞膜的定位。
 
    TNF-α分为跨膜型及分泌型,前者分子量为26kD,而后者则为17kD。可借助SDS-PAGE电泳,将蛋白按分子量大小分开,再用免疫印迹技术特异性地显示两种类型的TNF-a。
【生物技术】白介素6(IL-6)的诱生 【生物技术】IL-4的检测生物学及免疫学方法
【生物技术】白介素5(IL-5)的检测 【生物技术】IL-4抗CD23单抗检测法
【生物技术】白介素5(IL-5)的诱生 【生物技术】IL-4拮抗IFN的抗病毒活性测定
【生物技术】IL—11的T10细胞检测法检测 【生物技术】白介素4(IL-4)的诱生
【生物技术】白介素10(IL—10)的检测 【生物技术】Boyden盲端小室法检测IL-8趋化活性
【生物技术】白介素11(IL—9)的检测 【生物技术】中性粒细胞趋化试验检测IL-8
【生物技术】IL-8多形核白细胞(PMNL)酶释放法 【生物技术】IL-8的诱生与IL—8的免疫学检测
【生物技术】白介素IL-18的检测 【生物技术】白介素7(IL-7)的检测
【生物技术】白介素IL-17的检测 【生物技术】IFN-γ诱生法检测IL—12
【生物技术】白介素IL-16的检测 【生物技术】淋巴母细胞增殖法检测IL—12
【生物技术】IL-13/IL-14/IL-15的检测 【生物技术】抗体捕捉生物测定法检测IL—12
【生物技术】UT-7细胞增殖法测定干细胞因子 【生物技术】B9-11细胞增殖法检测IL—11
【生物技术】γ-干扰素IFN-γ的测定 【生物技术】WISH-VSV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干扰素效价
【生物技术】γ-干扰素IFN-γ的诱生 【生物技术】人α干扰素IFN-β的诱生
【生物技术】纤维母细胞增殖法测定鼠IFN效价 【生物技术】人α干扰素IFN-α的诱生
【生物技术】集落刺激因子(CSF)的测定 【生物技术】干扰素(interferon,IFN)
【生物技术】集落刺激因子(CSF)的诱生 【生物技术】胸腺细胞增殖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TGFβ
【生物技术】放射受体测定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TGFβ 【生物技术】放射受体测定法测定干细胞因子
【生物技术】CCL-64细胞株增殖抑制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 【生物技术】MC/9细胞增殖法测定干细胞因子
【生物技术】神经生长因子(NGF)的检测 【生物技术】FACS分析检测跨膜型肿瘤坏死因子(TNF)
【生物技术】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测定 【生物技术】膜肿瘤坏死因子(TNF) 生物学活性检测
【生物技术】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测定方法 【生物技术】染料染色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生物学活性
【生物技术】间接放射免疫法检测跨膜型肿瘤坏死因子(TNF) 【生物技术】肿瘤坏死因子(TNF) 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