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自身抗原
 
    1.定义  增殖性核抗原由单基因编码的三聚体蛋白构成,分子量36kD。其蛋白序列高度保守,人与大鼠有90%同源性,与酵母菌有35%同源,因而酵母菌的增殖性核抗原可作为抗原基质用于检测人抗PCNA。植物有丝分裂原ConA、PNM及PHA可诱导淋巴细胞在分裂晚期表达增殖性核抗原。
 
    2.与细胞周期相关性  在细胞从静止期到生长期,PCNA抗原保持稳定,半衰期约20h,因而在细胞分裂结束前24~48h能检测到PCNA。细胞在G1后期,DNA开始合成,PCNA抗原与之成比例地表达增加;至S期,PCNA抗原表达增加2—3倍;进入G2期,表达逐渐回落至基础水平。现认为PCNA抗原是DNA聚合酶的辅助蛋白,可能在控制细胞周期中起关键作用。
 
    在S期PCNA抗原主要有两种亚群,IIF荧光图形能反应两者的差异。一种是核浆内呈散在斑点状着染,另一种为G1期~G2期细胞核仁呈致密着染为Cyclin-2荧光图形。PCNA抗原的两个主要表位位于111~115、181~195氨基酸残基,其中111~1‘15序列内氨基酸均参与表位形成。
【生物技术】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检测 【生物技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的检测
【生物技术】细胞因子DNA检测测定细胞因子基因 【生物技术】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检测
【生物技术】检测组蛋白(H2A—H2B)—DNA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检测抗双链DNA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组蛋白(H2A—H2B)—DNA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抗双链DNA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组蛋白(H2A—H2B)—DNA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抗双链DNA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组蛋白(H2A—H2B)—DNA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抗双链DNA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检测SA(Ro)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检测抗组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SA(Ro)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抗组蛋白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SA(Ro)抗体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抗组蛋白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SA(Ro)抗体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抗组蛋白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检测抗小核糖体核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检测SS-B(La)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抗小核糖体核蛋白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SS-B(La)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抗小核糖体核蛋白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SS-B(La)抗体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抗小核糖体核蛋白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SS-B(La)抗体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检测抗着丝点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检测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抗着丝点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抗着丝点抗体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抗着丝点抗体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自身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