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质抗体自身抗原
 
    1.特性  经蛋白质印迹法鉴定出染色质抗体的靶抗原为一组分子量在23~26kD的染色质抗原,主要为p23、p25抗原。p23、p25抗原分子中至少存在一个相同的抗原表位,但p23与P26抗原之间无交叉反应。p23、p25抗原的准确位置不明。亲和纯化的p23、p25抗体不识别着丝点及细胞内其他明确的蛋白。纯化的p23抗体与整个染色体有弱反应。在进行免疫组化或免疫荧光检测时,对待测细胞进行预处理即在细胞分裂中期之前采用DNA甲基化抑制剂(5—aza—cytidine)预处理细胞,使染色质分散或伸展开、抗体易接触到抗原。
 
    2.异染色质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是染色质的特殊形式,具有低水平基因  转录特点。人类p23和p26抗原可能与着丝点部位的异染色质有关,但两者在染色质中的分布及与着丝点是如何相关的目前不清楚。
 
    3.重组抗原及序列特征  以染色质抗体为探针,从人cDNA表达文库中筛选出25Kd的染色质蛋白1(heterochromatin protein 1,HPl)。HPl与黑腹果蝇的HPl(HPlhs’)在N—端有?0%同源性。以p23抗体筛选得到的蛋白氨基酸序列与HPl有53%同源性。针对HPlh~’的免疫反应的靶序列仅在N—端的56个氨基酸肽链上。该肽链存在一个37个氨基酸区域,被称为HPl/Pcbox或染色质修饰区。几种染色质蛋白均具有该序列,以产生稳定的染色质结构,抑制基因表达,HPl/Pc box中的Pc基因的表达产物具有下调染色质基因的功能。
【生物技术】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检测 【生物技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的检测
【生物技术】细胞因子DNA检测测定细胞因子基因 【生物技术】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检测
【生物技术】检测组蛋白(H2A—H2B)—DNA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检测抗双链DNA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组蛋白(H2A—H2B)—DNA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抗双链DNA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组蛋白(H2A—H2B)—DNA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抗双链DNA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组蛋白(H2A—H2B)—DNA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抗双链DNA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检测SA(Ro)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检测抗组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SA(Ro)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抗组蛋白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SA(Ro)抗体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抗组蛋白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SA(Ro)抗体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抗组蛋白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检测抗小核糖体核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检测SS-B(La)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抗小核糖体核蛋白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SS-B(La)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抗小核糖体核蛋白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SS-B(La)抗体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抗小核糖体核蛋白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SS-B(La)抗体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检测抗着丝点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检测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抗着丝点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抗着丝点抗体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抗着丝点抗体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检测Ku及Ki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Ku及Ki抗体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Ku及Ki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染色质抗体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Ku及Ki抗体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染色质抗体自身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