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及Ki抗体自身抗体
 
   Ku抗体是1981年从一位名叫Ku的硬皮病/多发性肌炎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发现的,Ku抗原是一种非组蛋白性核蛋白。Ku抗体还可见于SLE、MCTD、硬皮病、多发性肌炎、Graves病及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因而Ku抗体不能作为特异性诊断指标。
    Ku与Ki不是同一抗体。Ki抗体是采用免疫双扩散法从SLE、重叠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发现的自身抗体。虽然两者可同时出现于同一患者血清中,但Ki抗原是一个29.5kD蛋白,而Ku是70kD、80kD二聚体。两者在免疫学、生物化学上均不相关。
    Ku抗体  尚未有足够的证据显示Ku抗体有致病作用。检测Ku抗体的方法有IIF、ELISA、免疫沉淀(1P)、免疫双扩散(1D)等,其中最常用的是ID、IP及捕获ELISA,但ID的敏感性低于后两种方法。采用从人细胞提取的Ku抗原检测可提高敏感性。由于IP法既可检测又可分析抗原表位,所以IP是检测Ku抗体的标准方法。如果血清中存在抗dsDNA、组蛋白以及其他DNA结合蛋白抗体,要防止出现假阳性。与IP法相比,抗原捕获ELISA的敏感性是79%,特异性94%。由于P70/P80存在构型表位的缘故,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的敏感性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