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质抗体自身抗体
 
    染色质抗体首次是从18例抗着丝点抗体阳性血清中检测到的。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免疫印迹法),以富含染色质的Hela细胞蛋白为抗原,检测这18例血清,结果除了在18kD处有一阳性带外(CENP-A),5例在23kD、25.5kD处还有阳性带。随后经鉴定23kD、25.5kD多肽抗原为非着丝点抗原,其抗体被命名为抗染色质抗体。最近,又发现了染色质抗体的新成员,抗体识别一段37个氨基酸区域、被称为chromodomain的多肽,该区域可能在染色质折叠和基因转录中起作用。
 
    1.同义词  p23和p25抗体均称为染色质抗体,因为它们识别HPl蛋白的同一区域“染色质区”,几种染色质蛋白均具有该区域。与其他自身抗体识别同一抗原上几个表位不同,染色质抗体仅识别一个表位,因而染色质抗体可作为探针用于筛选其他的染色质蛋白。染色质抗体多为IgG型。
 
    2.检测方法  以核提取物或染色质粗提物为抗原的蛋白质印迹法是常用的检测方法。最近有人提议采用重组的p23或p25蛋白建立的ELISA。
 
    3.临床意义  染色质抗体见于10%~15%的ACA阳性血清中,ACA阴性者未检测到该抗体,因而染色质抗体与ACA的临床意义非常近似。染色质抗体阳性者大多数患有局限性系统性硬化症(CREST),而弥漫性系统性硬化症者未发现有染色质抗体和ACA。
 
    典型的CREST多为老年妇女,有长期雷诺现象、前臂末端至肘部皮肤硬化,偶有皮肤钙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常见,但无症状。肺动脉高压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有时可导致死亡。
【生物技术】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检测 【生物技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的检测
【生物技术】细胞因子DNA检测测定细胞因子基因 【生物技术】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检测
【生物技术】检测组蛋白(H2A—H2B)—DNA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检测抗双链DNA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组蛋白(H2A—H2B)—DNA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抗双链DNA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组蛋白(H2A—H2B)—DNA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抗双链DNA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组蛋白(H2A—H2B)—DNA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抗双链DNA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检测SA(Ro)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检测抗组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SA(Ro)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抗组蛋白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SA(Ro)抗体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抗组蛋白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SA(Ro)抗体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抗组蛋白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检测抗小核糖体核蛋白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检测SS-B(La)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抗小核糖体核蛋白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SS-B(La)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抗小核糖体核蛋白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SS-B(La)抗体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抗小核糖体核蛋白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SS-B(La)抗体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检测抗着丝点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检测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抗着丝点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抗着丝点抗体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抗着丝点抗体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检测Ku及Ki抗体的临床意义 【生物技术】Ku及Ki抗体自身抗原
【生物技术】Ku及Ki抗体的检测方法 【生物技术】染色质抗体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Ku及Ki抗体自身抗体 【生物技术】染色质抗体自身抗原